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医业 > 医家 > 正文
编号:10982673
梦,在他脚下延伸——记江苏省华夏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、靖江华夏医院院长徐增骏
     一位伟人说,人是要有点精神的。一位普通的医学工作者徐增骏以他对中医中药的痴迷和热爱,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创办了江苏省华夏中医药研究中心(原华夏中医药研究所)、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远程会诊基地、靖江华夏医院。当记者问及他的办院初衷时,他淡淡一笑,言道:“为老百姓解除病痛,义不容辞。”

    创办医院,圆发展中医药之梦

    原来,徐增骏的曾祖父、祖父、父亲都是江浙一带的名医,年少的他曾师承家学,小有名气,并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名医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他早年创办了多家商场和公司,经营得还不错。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:“干什么事情都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。我开公司、办商场,不过是为了赚点钱,来圆自己发展中医药之梦。中医药事业是我一直孜孜渴求的事业,作为一个中医的后代,我理应为祖国传统医学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尽力。”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春风,给他的事业插上了翅膀,他终于有机会在魂牵梦萦的天地里施展手脚。2002年8月,徐增骏创立了华夏中医药研究所和靖江华夏医院。

    聘请专家,解普通百姓之病痛

    采访中得知,华夏中医药研究中心、疑难病远程会诊基地及华夏医院拥有一支精干的科研、医疗队伍。徐增骏聘请了280多名网络专家,成立了16个临床研究室和课题组、1个远程服务部,他们以咳喘病、肝胆病、关节病、冠心病等十余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为主攻对象,研制开发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方药。

    患者余金珠以前最大的奢望就是每天能睡上几个钟头踏实觉。自从10年前患脑梗塞留下后遗症之后,这位江阴市文林镇年近花甲的农妇就终日不眠,五心烦躁,经多年治疗无效。但让她没想到的是,她的“十年不眠之痛”,竟被“华夏”10服方药一举治愈。泰州高港区刁铺镇农民许发元同样饱受病痛折磨,不同的是,他是患有20多年的胃病,疼痛、嗳气、呕呃、消瘦,让这个农家汉子丧失了劳动的能力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来“华夏”求治。医院对他进行了细致的检查,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,且有癌变的可能。医院采用方药“胃宁3号”给予治疗,两个疗程之后,病情有了显著好转,胃痛、嗳气等症状基本消失。一年之后,许发元已经痊愈,并且可以下地务农了。

    心系天下,开展远程医疗服务

    那些在“华夏”治好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顽疾的病友们,满怀欣喜,逢人相告。许多外地病人有的写信,有的打电话到医院来咨询,有的要求医院给他们邮寄方药。为了满足这部分群体的医疗需求,2004年2月,又增设了远程医疗服务部。病人只要将病情通过信函、电话、传真或E-mail发过来,“华夏”就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每位远程医疗服务对象进行会诊,并确定治疗方药,再通过邮局寄给病人服用。医院还为每位远程医疗服务对象建立了详细档案。

    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以来,“华夏”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记者在远程服务档案中见到这样一份资料,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镇红民村46岁的村民张德让,2004年6月10日通过当地乡村医生寄来一份“病人远程服务病历登记表”,在“症状”栏内,填有“胸闷心悸”、“心烦不寐”、“心神不安”、“心前区刺痛”等症状,“诊治经过”栏内,填有“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缺损、风心病;黄河医院诊断为心肌缺血”。“华夏”6月28日签发的“会诊意见通知书”明确指出:“经我中心专家会诊,您宜服用我中心冠心病3号特效方药。”在8月12日病人寄来的“疗效反馈表”的附信上说:“冠心病3号,我吃了5服就感觉舒服多了,真要谢谢你们。今又寄上药费,请再寄一个疗程的药来,让我巩固巩固。”

    支农支医,健康快车开进农家

    一流的医疗效果,严格的规范管理,使华夏医院声名鹊起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。但徐增骏考虑更多的是,由于经济条件、身体状况等多种原因,许多患者不能到医院来诊治。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,徐增骏苦思冥想,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奔波,投资近60万元的“健康快车”终于在5月20日起程,这辆载有X线机、B超、心电图等医疗设备的专用车,从此将走镇串村,为当地有病又不能进城看病的患者送去方便和温暖。

    “为医为药,寿世寿人;仁德虔善,造福民众”是“华夏”的经营理念和宗旨,开办3年多来,“华夏”已收到患者感谢信1000多封、锦旗(匾)86面,受到患者的普遍赞誉。原卫生部副部长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还特意为华夏医院题词:“杏苑奇葩,江畔明珠”,他勉励华夏医院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再做新的贡献。(丁凡夫)